微信分享图

6092 清 李嘉福旧藏五面灵璧赏石及原配乌木、黄花梨、红木座 (五件)

李嘉福旧藏五面灵璧赏石及原配乌木、黄花梨、红木座
拍品信息
LOT号 6092 作品名称 清 李嘉福旧藏五面灵璧赏石及原配乌木、黄花梨、红木座 (五件)
作者 -- 尺寸 尺寸不一 创作年代
估价 2,600,000-3,600,000 成交价 RMB --
材质 形制

盒盖墨书:五面灵璧石。同治六年丁卯六月八日。石门李嘉福笙鱼又藏。
盒内墨书:同治六年丁卯六月八日,石门李嘉福笙渔太守出示,灵璧涌云,雄鹰祥瑞,迎福砥柱,五面甚精,以庆眼福。陈德大记。
灵璧石,也称磬石、八音石,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,石产土中,采石历史悠久,《尚书·禹贡》中即有取灵璧石以制磬的记录。采石灵璧以为清赏,起于唐,盛于宋,以其品贵,视若拱璧,徇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致力购求,明人文震亨《长物志·品石》载:“石以灵璧为上,英石次之,二种品甚贵,购之颇艰。大者尤不易得,高踰数尺者便属奇品,小者可置几案间。色如漆,声如玉者最佳。”
文房中供置的灵璧石因体量较小、便于携带,因此较易流传于世。此灵璧供石体量小巧,形大如拳,色如青铜,坚润如玉。灵璧石因埋藏在土壤中日久,石底多有不能尽去的渍土,因此每多一面可观,则多一分珍贵,有得四面可观者已堪称奇品,计成《园冶》云灵璧石“有得四面者,择其奇巧处携治,取其底平,可以顿置几案,亦可以掇小景”。晚明“石隐庵居士”米万钟于南京六合县任职时得到一方灵璧石“非非石”,此石造型雄奇,面面可观,兼具五行之美,峥嵘嵯峨,有三山五岳气象。米万钟欣喜不已,乃延请好友画家吴彬为石造像,取十个不同角度表现此石,作成《十面灵璧图卷》,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得杰作。
此件供石得五面可观,正覆倚侧皆有妙态。每一角度各配一木座承接,一石五座,各具奇姿异质,甚为珍罕。且每一木座依风格判断,制作时间也各不相同,分别当自明末清初直至晚清,地域上也有北方宫廷及南方苏作的差异,可见此石赏玩流传之历史久矣。
此五面灵璧石近藏者李嘉福、题盒者陈骥德均属今浙江嘉兴人。浙江海宁、嘉兴一代,自古以来经济发达,人杰地灵,人才辈出,渐成文化渊薮。据统计,明代海宁进士达71名,清代则达116名。科第之盛,造就一批科举世家,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海宁陈家和海宁查家。
陈家自明代中叶起,始举科甲;到清代,成海内望族,有“一门三阁老,六部五尚书”之誉。明代陈与郊、陈祖苞和清代的顺治朝宏文院大学士陈之遴、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、乾隆朝文渊阁大学士陈世倌及陈诜、陈奕禧、陈邦彦等均为其族人。陈氏在明末购得盐官城西北隅王氏私家别业旧址,重名“隅园”,传至陈元龙,更号遂初园。经历代扩建,园广至百亩,“制崇简古”,园内有三十余景,为明清时期的四大名园之一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乾隆南巡,驻跸于此,赐名安澜园,并仿建于圆明园。
查氏自元代迁居海宁袁花镇。到明代,查家中进士六人,其中查秉彝、查志立、查允元祖孙三代连中进士,当地传为盛事。至清康熙年间,査氏进入全盛时期。十余人考取进士,五人进入翰林院,其中查慎行、查嗣瑮、查嗣庭更是兄弟三人同为翰林院编修。査家因此而有“一门十进士,兄弟五翰林”之誉。康熙帝赞之“唐宋以来巨族,江南有数人家”。

李嘉福(1839-1904),浙江石门人(属今嘉兴桐乡),流寓吴县。字麓苹,号笙鱼,一号北溪,自署石佛庵主、语溪老民,室名延秋舫,是晚清江南著名收藏家之一。工书画,曾从戴煕学画,向何绍基问字,书法篆刻皆善,精鉴赏,收藏极富,所藏丹青字画、钟鼎彝器、碑帖拓本、金石印章不计其数,筑“阿宝阁”藏项氏天籁阁旧物。在李氏过世之后,其许多收藏归于他的女婿、民国时期著名的“海上四大家”之一的吴待秋。
陈骥德,浙江海盐人(属今嘉兴桐乡),字千里,号德大、良斋、子有,别号菊磵后人,室名曾鼎山房、吉云居。晚清藏书家,所藏明末忠贤书翰甚多,后归潘承弼、承厚兄弟所藏。著有《吉云居书画录》。